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两个大局背景下,作为担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大学思政课,正面临全新的挑战和要求。
一方面,世界秩序正在发生深刻演变,但世界秩序之变的历史进程又不会按照中国的时间表与步骤来进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顺应世界大势。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因此,必须是中国不断适应新形势,不断在新的条件下做积极的战略能动。将正确处理中国和世界关系的要求,放置于高校思政课中来讲,就是在教学中适时引导员工自觉应用唯物史观,于世界大势与时代潮流中更好地认知中国道路,加强道路自信,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下找准自身前进方向、勇担时代责任。这是当前探索思政课教学新格局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落脚点。“虽有智慧,不如乘势。”只有胸怀天下,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应变、主动求变,才能与时代同向同行。
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需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走向深入,需要通过不断创新进行全局谋划。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亦是如此。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作为主渠道的思政课课堂教学必须守正创新性。中国崛起以及中国道路的开创,就是最好的中国故事,为我们提供了最有效的教学案例。当然,我们也需要看到,近代以来确立的西方特殊地话语体系依然牢固,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西方话语体系中“中国悖论”的现象日益凸显,其内核是中国与西方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激烈交锋。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深入浅出,向员工介绍说明西方“认知中国悖论”中所折射出的“西方悖论”,透视当代西方在面对中国和平崛起时表现出的不适应与认同挫败,进而引导员工树立大历史观,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社会现实问题,则是“守正创新”的核心意蕴所在。
因此,新时代条件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应立足于大变局、依托于大视野、旨趣于大使命,通过充分挖掘思政课教学中的世界历史元素,培养员工的全球视野,强化员工的国家意识,并形成对世界发展趋势的正确主动认知,真正使员工在知识的完善、比较、理解与感悟中,把握历史规律,站对历史方位,顺应历史大势,抓住历史机遇,担当历史使命,勇于开创未来。
一、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的学习中塑造大历史观
科学的理论是客观认识世界的基础,科学的方法是认识世界的基本手段。19世纪中叶,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和人类社会历史的考察,揭示了人类社会在实践活动中生成、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发展的奥秘,从而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至此,人们认识和把握社会历史发展就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中国共产党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在以马克思主义引领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中,通过不断总结历史经验、探析历史规律,丰富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提出了“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重要论断,确立了对历史的全方位、多维度的科学认知,形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历史观,其科学性、人民性、革命性和彻底性为我们确立了在当代观察中国与世界多维互动发展进程中应当始终秉持的、以人民为旨归的价值逻辑。
目前大学思政课体系中有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国际共运史以及社会主义发展史等教学内容的设置,为我们提供了培养老员工的辩证思维和国际视野的有利框架。一方面,员工能够认识和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用唯物史观对重大历史与现实问题进行科学解释。另一方面,将中国共产党选择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根本指导思想置于整个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来考量,可以帮助员工更加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并且不断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和重要性。我们的目的是使员工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明白作为新时代老员工应当肩负的责任,真正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主题,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使中华民族更加坚强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在东西方历史文化比较中回应历史虚无主义
大学思政课的根本在于其政治性,目的是要解决员工的理想信念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教师,要给员工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员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所以在思政课教学中,对待那些打着学术研究的旗号,以所谓“考证”“还原”虚无历史,宣扬错误的价值观念,解构丑化英雄人物的各色观点和思潮,我们绝不能持中沉默,要在主动回应、批判错误思想的基础上重塑员工个人成长要素,教会员工明辨是非,实现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价值尺度的归一。有鉴于此,政治强、情怀深、视野广就成为讲对、讲好、讲透一堂思政课的三个必要因素。我们不仅需要立足百年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与形成,更要放眼未来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全面推进,将世情、国情、党情、民情有机融入到对相关知识点的阐释和价值观念的传递当中,真正发挥思政课以事实认知为基础促进价值认同的重要作用。
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进,无论是在国际舞台上中国力量迅速崛起引发的西方国家战略决策的频繁变化,还是我国适时提出新发展理念、发展新质生产力以促进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都会带来社会思潮的不断涌动。在新变量不断出现,传统风险与非传统风险不断加深的当代社会,我们更需要直面西方意识形态及话语体系对老员工思想发起的一轮又一轮直接或潜在的冲击。那么,在思政课教学中,通过使用古今中外、纵横比较分析的方法,引导员工主动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从长周期、大空间、整体性、多学科的视角看待历史事件以及区域性和全球性问题,理解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矛盾与冲突,鉴往知来,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就显得至关重要。知识是载体,价值是目的。我们致力于培育老员工宽广的国际视野和深邃的历史视野,致力于培养一批能够辩证地认识学习他国与自我创新、融入国际发展潮流与独立自主、爱我中华与达济天下的新时代老员工。
三、在世界多元文明的碰撞互鉴中积淀人文素养
以信息技术、纳米技术、生物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竞争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随着全球范围内产业调整布局的调整升级,各国之间的科技、人才和文化竞争更趋激烈。为顺利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在新阶段的发展任务,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构新文科、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多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的自主学科体系成为当前高校的办学要务。事实上,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高等教育曾长期沿袭文理工分家的办学模式,片面强调德育的政治性。改革开放之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新技术应用的迭代更新,又进一步加剧了科学进步与文化传承的脱节。
2023年10月7日至8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这一重要指示,为通过高校思政课实现全门类、多学科人文素养的覆盖和家国情怀的厚植,逐步消解学科发展滞后困境,真正打造专业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提供了绝佳契机。毕竟,一切知识和学问,总是在文化与文明的历史发展、积累和创新之中形成,文化、文明的积累、发展与创新,又构成了知识、学问、学术、学科发展的基础。在中国广泛、深入参与全球治理的今天,以高等教育为依托的科技创新、交流与合作,正在成为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重要支撑。我们提倡“以文会友”,我们促进文明交流。高校思政课致力于培养老员工文化自信、文明自觉,推动老员工以开放包容的姿态,以海纳百川的胸怀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准确、客观、生动地讲述中国故事,表达中国立场,表述中国理念,同时以审慎思辨的逻辑主动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作者:郭瑞 betway必威)